呼吸訓練
因為運動發育遲緩患兒想要說話時,往往由于肌肉緊張而引起發音困難,手足徐動型的運動發育遲緩患兒表現得最明顯,所以放松療法的目的就是降低與發音有關肌肉的緊張性,消除全身的過度緊張狀態,使不隨意肌松弛,利于呼吸與發音。 正確控制呼吸之間的氣流量是發音的基礎,而且控制呼吸又可減輕咽喉肌的緊張性利于發聲。 正確的發聲和構音,必須靠呼吸做動力,當形成一定的氣流壓力時,才可以發聲,所以語言訓練前必須先進行呼吸訓練,運動發育遲緩患兒不能只單獨進行語言訓練,必須與理學療法師、作業療法師共同進行綜合訓練治療,患兒全身機能得到改善,呼吸機能也會相應得到改善??怪亓〉陌l育對于呼吸機能有重要的作用。 A.口唇與下頜的運動訓練 運動發育遲緩患兒下頜運動發育障礙,口唇難以正常地開閉,因而也就無法構音,所以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刺激下頜及口唇周圍的肌群,使之收縮而達到口唇閉合的目的。 對智力較好的患兒可以用語言指示做張口、閉口、撅嘴、露齒、咧嘴、圓唇,鼓腮、吮頰、微笑的動作,反復進行,直到熟練為止。 用壓舌板刺激 當患兒張口不閉合時,可用壓舌板伸人患兒口腔內稍加壓力,當向外拉壓舌板時,患兒則出現閉唇動作,防止壓舌板被拉出。 冰塊刺激法 可用冰塊在口唇或口唇周圍進行摩擦,用冷刺激促進口唇閉合、張開的連續動作。 B.毛刷法 用軟毛刷在口唇及口唇周圍快速地以每秒5次的速度刺激局部皮膚,也可以起到閉唇的作用。 C.拍打下頜法 用手拍打下頜及下頜關節附近的皮膚,可促進口唇閉合。訓練人員一手放在患兒的頭部上方,一手放在患兒下頜處,用力幫助患者的下頜動作,促進下頜上抬,促進口唇閉合動作。 可用吸管回吸,用奶嘴吸吮,在口中放上食物,都可促進口唇的閉合動作。利用吹氣泡、吹羽毛,大的患兒照著鏡子吹泡泡糖,都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雙唇的訓練對發聲十分重要,口唇與下頜的協調運動為發音打下了初步的基礎。天津語言訓練機構 舌的訓練 A.舌運動訓練 包括舌的前伸和后縮、舌上舉抵上腭、向后卷舌,以及舌向兩側運動。利用咀嚼運動、吸吮動作,使舌與口唇動作協調,增加舌的攪拌動作。 舌向前伸階段,使患兒口張開,用食物或玩具或小勺放在口唇前方,使患兒出現舌伸出舔物的動作,并能自行控制。 舌向前,后、左、右動作階段,用蜂蜜涂在口周,鼓勵患兒出現伸舌舔糖的動作。 此外也可以用壓舌板做被動抵抗訓練。如用壓舌板壓舌尖,使患兒舌尖用力上抬等,對舌的運動都有促進作用。 B.改善口腔感覺 正常小兒常常把物品放在口內,通過口腔能感覺物體的形狀和特點,而運動發育遲緩患兒由于口腔的感覺功能障礙,不能辨別口內物體的形狀,所以要改善口腔感覺,常用各種不同形狀、不同硬度的物體放在口腔內進行刺激,使之獲得感覺的經驗。 治療師常用洗凈的手指在患兒口腔內進行不同部位的按摩,這對于調動口唇、舌、軟腭的動作十分有利,對發育也會起到積極作用。 C.對伴有不隨意運動的訓練 利用拮抗肌互相抵抗作用調節其相互間平衡,如調節舌的上下運動時,可讓患兒伸舌,用壓舌板向上抬舌和向下壓舌,給舌肌以交替抵抗作用,使舌肌主動肌與拮抗肌平衡,使舌運動穩定。 輕觸法:當令患兒做噘嘴和咧嘴的隨意動作時,語言療法師可用手指輕觸口唇或用手指輕觸患兒的兩腮,這樣可以抑制其不隨意運動,緩解口唇口角的抽動,并逐漸達到自我控制的能力。 D.發音訓練 運動發育遲緩兒童的構音障礙個體差異很大,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制定訓練計劃時既要有近期目標,又要有遠期目標。 構音訓練要按照語言發育的規律,并與視覺、聽覺、觸覺等功能密切配合,利用患兒已能發出的音,先從容易構音的音開始,如唇音b、p、m等,然后再進行較難的發音訓練,如軟腭音k、g等,齒音及舌齒音t、d、n等。 也可按先訓練發元音,如a、u等,然后訓練發輔音,如b、p、m等,再將已掌握的輔音與元音相結合,如ba、pa、ma、fa等。 訓練時要讓患兒用眼睛看著訓練師發音的口形,反復模仿,熟練掌握以后,就采用元音+輔音+元音的形式,如ama、apa等繼續訓練,最后過渡到單詞和句子的練習。在訓練發音清晰的同時,也要注意音量,語調和韻律的控制。 E.發聲訓練 先發雙唇音p、b、m,發雙唇音時,患兒可通過視覺、聽覺作用,聽著訓練師發出的音,用眼睛看著訓練師發音的口形,反復模仿,在訓練中不斷地鼓勵練習口唇的張開閉合動作,每秒要求達到3~4次以上。 如果達不到以上的要求時,語言訓練師可用手指幫助患兒閉合口唇,幫助發音。 其次要進行軟腭音k、g的訓練,要求舌頭不觸及上腭,進行發音訓練。 患兒可采用仰臥位,兩腿向胸部屈曲,稍后仰或者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頭稍后仰,軀干稍后傾,治療師可用指腹輕壓舌根或用壓舌板限制舌尖觸及上腭或用手指輕壓下頜處(相當舌根部),同時鼓勵患兒發音,當手指或壓舌板從舌根拿掉時則發出k、g音。 最后進行齒音、舌齒音t、d、n的訓練,訓練時患兒的姿勢很重要,可以采用患兒仰臥位,四肢伸展,治療師托起患兒的頭部,略向前屈,或患者取俯臥位,雙肘支撐,使頭部前屈或頭與軀干里一條直線,或患兒取坐位,兩手支撐軀干,頭略前屈。 總之不論取哪種姿勢,都必須使頭前屈,頭前屈時才能使下頜受到由下至上的壓迫,使下頜被動地上推,訓練師發音的同時令患兒模仿,或用手指固定舌,然后進行發音訓練,當呼氣經過鼻腔時發出n音。 發音訓練從雙唇音開始,如p、b、m,再與元音結合,形成pa、ba、ma,最后是元音、輔音、元音結合形成apa、ABA、ama等,逐漸過渡到單詞與句子或短文。 F.持續發音 構音訓練時吸一口氣,盡可能延長發音時間,由單個元音過渡到2—3個元音,逐漸增加,反復練習,持續發音。在訓練時要求患兒做鼓腮、吹氣、吸入、呼出的動作,對發音很有幫助。 G.做克服鼻音化的訓練 運動發育遲緩患兒由于軟腭運動減弱,發音時咽腭部不能閉合,將非鼻音發成鼻音。這種鼻音化的構音明顯影響語音的清晰度而難以聽清楚,影響語言的交流。 所以對運動發育遲緩患兒進行語言訓練時必須做克服鼻音化的訓練。 方法是引導氣流通過口腔,如吹笛子、吹蠟燭、吹小喇叭,或者訓練患兒用力發“啊”音或發“卡”音,這樣可促進軟腭肌收縮和上舉,增強軟腭肌張力及運動機能,促進咽腭部正常閉合,克服鼻音。 H.訓練患兒控制音量、音調與韻律 運動發育遲緩患兒由于運動性構音障礙,發音的音量小、音調低,沒有重音變化,缺少抑揚頓挫的變化,所以要訓練患兒控制音量,變換音量,如由小變大,由大變小,一大一小交替進行,擴大音調范圍,從低、中、高三種不同的音調進行訓練。 同時可用聲控玩具、電子琴、鋼琴等配合訓練,調節音量及音調。為培養一定的韻律感,可用節拍器配合調節發音的韻律。天津語言訓練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