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育遲緩,怎么辦呢?(二篇)
語言發育遲緩原因很多,有些是原發性的,也有繼發性的,更多的孩子還同時存在其他問題,如行為問題、認知理解問題、自閉傾向等,這些問題需要同時進行訓練和干預。
家庭游戲訓練方法
目的:以游戲形式,設定訓練任務,幫助提高理解、表達、社交等能力。
1表達訓練:
①手勢語表達:肢體語言符號很重要,尤其對幼齡語言發育遲緩兒童來說,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家長可以口頭引導寶寶說“你好”、“再見”、“是”、“不是”等口令時,適當地配合相應的手勢語言符號,可以提高寶寶的理解能力。比如做擺手再見、點頭、搖頭、打電話、拍手鼓掌等。
②口語表達:對語言發育遲緩孩子來說,能開口更重要,早期不必追求發音清晰,或者詞匯量等??谡Z表達要逐漸發展,從易到難。家長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圖片,先讓寶寶分辨顏色,說出圖片名稱等等,如果寶寶獨自完成困難,可以適當降低難度,從模仿發音開始。
③看圖畫和寶寶一起講故事,注意引導寶寶故事的詞匯量和內容深度。
④角色扮演:讓寶寶扮演媽媽或爸爸,假扮家長的角色照顧寶寶,從家長的視角給大家發號指令,讓大家完成寶寶設定的任務。
注意:這部分訓練過程中,要注意寶寶的口語引導難度,不能急于求成,說不出口或不知如何表達,對寶寶的心理打擊很大,會降低他們的主動性和配合度。
2操作性訓練:
①父母引導寶寶完成一些簡單的操作任務,比如和寶寶一起搭積木、一起串珠子、一起給玩具分類,拼圖,排球等。這些看似簡單的操作,不但可以練習寶寶的精細動作(拿、捏、抓),還能增加寶寶對大小、顏色、形狀、上下、輕重、多少等概念的認知,在操作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簡單的口令,讓寶寶學會如何描述或表達。
②父母要注意,引導寶寶完成操作性訓練,要給寶寶自由發揮空間,他們不一定要嚴格遵守父母給予的指令,如果能有自己的想法更好,調動他們大腦指揮行動的過程,也是一種經驗的積累,這很寶貴。
其實對于不同類型的語言發育遲緩兒童,語言訓練只是一方面,不僅要讓孩子“說”,還要激發他們的理解力、認知功能,行為能力等。
“好玩、多動”是兒童的天性,游戲是一種天然的融合劑,很容易被兒童接受,并參與其中。因此,家長要學會利用家庭親子游戲等方式,通過運動、感知等器官的刺激,讓孩子的記憶力和認知力增強,觸發語言動機和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要注意游戲訓練的難度和時間,要創造一種自愿,放松,愉快的氛圍,否則變成強迫式的任務,對孩子來說就失去意義了。